简体
简体 繁体 EN

集团新闻

GROUP NEWS

观点年度记忆之林中:旭辉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7-04-07 来源:旭辉集团

2017观点年度论坛即将到来,观点地产网特推出“观点年度记忆之领袖篇”,发表在知名公众号“观点”上,以重温过去一年观点曾近距离接触和深度交流的一批中国房地产企业家的精彩观点。

2016年已经过去,无论有收获、有成就,还是有经验、有教训,都成为记忆中的一种财富。

每一年,中国房地产的起落曲线都不同,但向前发展的趋势无可阻挡。每一年,都有无数人在行业中沉浮,殚精竭虑,或谋一时、或谋全局,有所得、有所失。

一直以来,我们都想知道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家如何认知行业、掌控企业,他们会用怎样的视野来诠释自身的行动与思考。

无论如何,房地产行业需要领袖,领袖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命运成为诠释时代进程的符号,这是一种财富。

2017观点年度论坛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将重温过去一年曾经近距离接触和深度交流的一批中国房地产企业家,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探索、他们的观点,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他们的故事放置于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宏大背景时,我们就拥有了不一样的解读中国房地产的路径与模式。

我们从记忆中翻找出这位企业家,重新阅读和认知: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林中。


林中:旭辉在路上

作为一家突破500亿规模的企业的掌舵者,所处的高度要求他必须时刻保持着对公司、对市场最敏感的触觉。

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林中选择自立门户,在厦门创办了“永升物业服务公司”。两年后,厦门永升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势而出,林中从销售策划、中介代理进阶为开发商。


经过2000年的迁都上海,2006年的股份改革,旭辉终于在2012年成功赴港上市,并迅速以“黑马”形象驰骋在地产圈。

虽然地产行业运行轨道是由无数个潮起潮落的波浪曲线构筑,旭辉却始终乘风破浪,上市四年销售额“5年6倍”大跨度增长。

这其中离不开林中对公司规模发展追求的清醒认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独特见解。千亿阵营是旭辉瞄准的下一个靶子,新的征途必然需要新的血液。

物业上市、商业版图以及地产金融,这些都已成为旭辉在路上的标签。正如林中所言:“可能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突破,每一个阶段对核心管理层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是不一样的,去年的林中没法领导今年的旭辉。”


无论是战略方向还是经营节奏,落脚点都是执行,而执行的主体是人及其所在的团队。

在去年一封题为《消灭合理 挑战极限》的内部邮件中,林中写道,“在《亮剑》里,李云龙给他的一个连长下命令,坚守阵地8小时。连长没有说,敌我势力悬殊,我们合理的时间只能守半小时、一小时,而是选择了执行。”

“命令就是命令,必须执行。”这是林中奉行的工作法则之一,当然这也是旭辉能够连续常年保持高周转速度的一大法宝。

“企业的每一轮进步,都要求这些人有更大的自我突破,特别是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因为每一段成功的因素,可能是下一段成功的障碍,去年的林中没法领导今年的旭辉。”

在林中看来,等到企业规模变大的时候,如果管理层还是什么事都喜欢“亲历亲为”,这样的企业做不大,因为不能培养人,团队的能力会很弱。

至于企业界永恒的问题“人才以及团队的培养”,林中则对观点地产新媒体指出,虽然有时候“知易行难”,但要解决的两个关键点则是文化价值观问题,以及机制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激励、分配和晋升机制,企业内部的这三个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又分成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激励机制。”

采访最后环节则聚焦在“金融”层面——“现在很多地产公司都在进行金融化尝试或转型?旭辉有没有这方面的计划?” 


问及此,林中又开启了“玩笑模式”:“我们对金融是比较关注的,但今年资金情况非常好,基本不需要通过金融化手段来筹资。”

虽然说现在的旭辉“不差钱”,但向金融方向转型必然是未来房企们的一大趋势。林中表示,房地产转型金融是最容易的一个事,特别是特大型房地产行业;如果要跨度很大做其他行业,还不如做金融。

当然,林中说的“最容易的事”其实也是有条件限制,因为中小型企业转型做金融就不太合适,资产量不是很大,去做金融其实投不了多少钱。

那么问题来了,多大规模合适呢?林中的答案是:“因为投入量要很大,房企不做到1000亿规模做金融,我都打个问号。”

亲爱的用户,为保证最佳浏览效果,推荐您使用Chrome、Firefox、Safari、或IE9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如您使用的是IE浏览器,请确保在浏览器右上角选项“工具——兼容性视图设置”中,将本网站从“已添加到兼容性视图中的网站”列表删除,并取消选择“在兼容性视图中显示Intranet站点”。